信仰与力量:一位本色老兵的“冲锋人生” 央视专题报道董事长丁国年先进事迹
6月23日晚,央视社会与法频道“道德观察”栏目播出《信仰与力量》专题片,专题报道全国2020年度最美退役军人、国骅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丁国年的模范事迹,诠释“信仰与力量”,报道时长17分钟半。
丁国年,原广州军区某部政治指导员转业,现任国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。曾获“全国最美退役军人”“浙江省首批模范退役军人”“浙江省最美退役军人”“浙江省十大慈善之星”“感动中国十大慈善人物”等荣誉称号。其所创建的国骅集团,先后荣获“中国房地产业500强”“浙江省服务业百强企业”“浙江省服务企业八十强等称号”。
视频一开始,只见年过花甲的董事长丁国年胸佩党徽,身板笔挺,目光炯炯,精神抖擞,面对镜头侃侃而谈。“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一定要发扬我们部队里面的光荣传统,要心中有军旗,大家有没有信心?”“有!”这是丁国年为集团退役军人做培训的日常场景。离开军营30多年,他仍在以这种方式向“军魂”致敬。此生不负戎装,是他心中最强的信念。
丁国年于1976年入伍,拥有11年军龄。1981年元旦刚过,时任某高炮部队指挥排长的丁国年就接到了开赴广西宁明中越边境,参加对越自卫反击轮战的命令。他深知作战危险,依旧挺身而出,服从命令赶赴前线,做好了随时为保家卫国壮烈牺牲的准备,并写下遗书。丁国年说:“瞬间人就成熟了。这个时候,人的觉悟最高,人的意志力最坚强,人的团结氛围最强大。”在武器装备、通讯设施落后的情况下,丁国年率全排化解危机,确保联络畅通,为部队提供精准的敌机情报。81年底,丁国年为保护战友不受损伤,用自己的肉体挡住了意外滚下来的炮弹,从此落下了“坐骨神经痛”的毛病。轮战结束后,丁国年被提升为连副指导员,并保送到空军桂林高炮学院学习。85年,军委组织粤北大演习,丁国年作为指导员带队完成几千公里的摩托机动,获得军区嘉奖。
1986年底,丁国年响应国家大裁军号召转业到栎社乡,成为一名乡镇干部。期间,他跑遍了全乡16个村和59家企业,撰写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报告》,使栎社乡成为鄞县当年仅有的两个“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”之一。此外,他还管过城建,搞过农贸市场,建过集资房,连续多年获评县级“工作先进个人”。1991年,丁国年调任宁波轻纺城管委会总指挥。彼时的宁波轻纺城曾是历时6年拿不下来的宁波市重点工程的“老大难”。丁国年到任后身先士卒,攻坚克难,于1992年初如期建成。
1992年下半年,丁国年放弃了干部身份,毅然从副乡长职位上下海经商。多年来,他栉风沐雨、披荆斩棘、努力奋进,将一家从需要银行贷款、只做房地产的小企业发展成为总资产达75亿,拥有30余家子公司,旗下员工逾1500人的综合性集团型企业。
“一路冲锋陷阵,不负一身戎装。”在驰骋商海近三十年的丁国年从未淡化自己的军人风格,“军字招牌”不仅体现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,也融入集团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。他首开宁波市“物业管理”先河,破解了房产销售难题;他在开发旧村改造项目时,创新“实物补偿”方法,成功解决“钉子户”难题;他还引领集团迈入万众创新道路,以“互联网+”、“科技+”为新手段,在健康文旅、环保科创、金融贸易和城乡建设服务等产业领域取得良好发展。
丁国年对退役军人充满深厚的感情。从公司成立到现在,他始终秉承“退役军人招录优先,待遇从优”的原则,每年都会腾出一定工作岗位面向退役军人,并在企业内让退役军人感到尊崇、荣誉和价值。自2001年开始,丁国年规定,凡是入职国骅的退役军人,工资待遇一律比同工资标准员工“向右靠一档”,使他们成为员工中的标杆模范。他在集团内打造以军事化管理为特色的企业文化,制定员工日常行为规范,从着装规范到言行举止,都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,使企业整体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。自创办企业以来,国骅集团已累计招收退役军人2100余名,目前尚有退役军人300余人,占员工总数的20%,其中中层以上干部占了近50%。同时作为宁波市“新型第一产业”军创企业跨界联盟首任会长,丁国年整合优质资源,积极打造“宁波军创”品牌形象,引领宁波军创企业协同发展。秉承着“让所有退役老兵都能就业创业”的初心使命,他大力推进国骅老兵驿站建设,运用市场化机制,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。
丁国年非常重视扶贫帮困、社会慈善公益事业。丁国年说:“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,财富都是社会的。你运营越大,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。在运营财富的过程中,你有责任反哺社会。”在他的带动下,国骅集团先后设立“东方慈善扶贫基金”、“国骅慈善扶贫基金”,并通过村企结对、书记结对、项目帮扶、产业带动等形式,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。历年来,国骅集团慈善公益累计支出超过2.6亿元。
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~